此文已发表在《上海采风》杂志 2008.08的期刊上
卡族生存
题记:现代都市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卡,就像物质缺乏的年代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票证。当下,大部分白领已经成为标准的“卡族”。经常会听到有人说:“我没钱,但我有卡”,仿佛有了卡就能拥有一切。
卡的流行和普及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、实惠的同时,也着实带来一些尴尬。受卡所困,一些白领开始提倡,应理性办卡,拒绝成为“卡奴”。
——策划、执行:何菲
经常会在电视、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报道,有人投了几千元买了健身卡、美容卡后,或不久俱乐部、美容院关门,老板逃之夭夭;或消费和服务根本没有同步,让会员大失所望;或因美容健身场所离家甚远,每次辗转不很方便,结果,没在规定期限内达到消费要求,余款收不回,令人郁闷、无奈……
我曾经、甚至现在也购买过好多张这样的美发卡、美容卡、瘦身卡,不过,幸运的是,遇到如上所报道的情况倒不多。
只有一次,免费体验过精油推背后,特别舒服放松,一时冲动花了2500多元钱,买了一张一年可推背25次的会员卡。结果,因为离家有点距离,平时上班又很少有机会溜去放松,最后,在3年中,断断续续地做了10次,就再也没去过。商家倒并没有取消我资格,只是自己觉得,一年中就该消费结束的项目,自己已经用了3年都还没用完,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去。于是,剩下的钱也就作废了……
后来,我遇到类似情况时,往往就会提醒自己,不要冲动,了解商家情况,考虑交通便捷,以及自己的消费频率后,再做选择和决定。
现在,我手上有固定的两张卡,一张美发,一张美容,都使用了4年之久,两张卡里的钱款我已经重新充进去很多次了,至今,依然发挥着作用。
我的经验,认准商家是关键。当然,这个认准里,50%是商家本身的信誉、持续经营和服务质量,20%是我持续消费的需要,20%是它们在家附近、十分方便的缘故,还有10%我把它归咎于运气的问题啦。
起初去这两家店,图的是近,不算名气,但规模比较正规。头一次去洗头吹发、做美容,店方也提议我办张卡,一来可以比付现金优惠很多,二来也比较方便,但我都婉言拒绝的。
差不多去过5、6次后,我会从所接触的老板、美发师、美容师身上反馈到的信息,判断这家店的经营理念、生意情况、生存时限……加上5、6次后,自己也找到了解和合适自己的专用美发师或美容师,我才欣然同意购买会员卡。
最初,我选择的卡一定不会是最贵的,尽管优惠比例会比顶级会员卡少很多,但使用的期限相对也不会太长,这对我来说,也是一个考核和验证商家的过程。
现在,我是这两家店的忠实会员。在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中,能选择到可持续经营的商家,让自己免除消费烦恼,也算我有“认准”商家的头脑和本事啊。
评论